参观博物馆的正确方式
问: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我喜欢参观博物馆,并喜欢带着孩子一起去。同时,我也希望孩子爱上博物馆。不过,在带孩子参观时,我感觉自己有点摸不着门道。请问,怎样才是参观博物馆的正确方式呢?
——宋先生
答:
以下12条建议,可以让孩子逛博物馆时有更好的体验、更多的收获。推荐你参考。
1.选择适合的观展时间
工作日的上午是最佳观展时间,因为参观者较少,可以带孩子惬意、安静地欣赏。如果选择周末观展,则要尽量避开高峰时段。
周一是公立博物馆统一的休息日,这一天更适合参观画廊和私人美术馆;而规模较小的私人美术馆,则会在换展期间闭馆。
多数博物馆采用灯光照明,天气好坏不会影响观展体验。但有些新建的当代艺术馆,自然采光也是艺术的一部分,这时就要注意天气,选择合适的时段去。
2.选择适合的穿着
观展时,长时间站立会让人腿脚发酸,所以大人、孩子都要穿舒适的鞋子。观展期间,最好1小时休息1次。夏天博物馆里,冷气会很足,可以给孩子带件外套。
3.提前做功课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去之前最好对展览的背景资料做个了解,包括:历史、文化、艺术家生平、核心展品、展品来源等。家长先期投入精力去了解展览的相关知识,这种热情会感染孩子。
4.让展览与孩子的生活联系起来
参观博物馆,不但能增长见识,还能提高审美,是孩子课余活动的首选。选择展览时,最好能结合孩子最近看过的书、问过的问题进行选择,让展览与孩子的生活联系起来,以激发他的兴趣,并引导他带着问题参观。
5.合理安排参观时长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站立太久,身体会疲惫。因此,参观博物馆,建议用半天时间。当然,如果参观的是顶级博物馆,机会难得,或者孩子对里面的展览非常感兴趣,完全可以一整天都浸泡其中,具体时长可根据孩子的体力、状态决定。
6.提升观展体验
如果是陶瓷、青铜器、古代珠宝等文物展品,展品往往陈列于玻璃柜中,可携带低倍数的近距望远镜,观看更多细节。如果是雕塑作品展,尽量挑选阳光充足的时候去,因为雕塑的视觉效果容易受光线的影响。
7.思考中欣赏展品
有些人参观博物馆,走马观花地走一圈就算完了。其实,艺术的魅力,是需要观展者主动感受、主动思考的:创作者表达的是什么?它激发了我怎样的情感?我想到了什么?观展中,如果孩子对某个展品很有兴趣,不妨让他多花点时间细细欣赏。心情越放松,越有可能体会到展品蕴含的美。
8.语音导览要认真听
语音导览能够提供大量的相关信息,但有的观展者为节约时间,一会儿听一会儿不听或者按快进键,这种做法并不合适。参观时,如果有语音导览,最好认真地、完整地听一遍,这样对展览的了解更全面、更系统。
9.根据孩子的兴趣,取舍参观内容
观展时,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把全部展品都能认真地看一遍。这没有必要,而且也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干扰孩子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深度学习。参观展览,不是逛风景区、游乐场,不必每个景点都打卡,每个项目都体验。
10.养成良好的观展礼仪
观展时,家长要给孩子做示范,轻声说话,遵守展馆规定。近距离观看文物时,注意不触碰文物和展柜,并要求孩子也做到。
11.适度购买周边产品
博物馆商店会出售和展览相关的画册等周边产品,如果孩子喜欢,可以有选择地购买。购买时,提醒孩子量力而行,不盲目消费。
12.引导孩子由点到面地学习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如果孩子因为去博物馆而对什么产生了兴趣,不妨让他把兴趣延续下去。比如,孩子参观博物馆对蝴蝶产生了兴趣,以后可以多带孩子去大自然中观察蝴蝶,并学习相关知识。孩子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能否从一个兴趣点延伸到更多兴趣点或者就一个兴趣点深入下去变成爱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