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性格优势对孩子成长大有益处——访河南省延津县第一高级中学心理教师杨春艳
如果亲子关系紧张,即便家长的教育方法很好,孩子也听不进去,就无法对孩子产生影响,更谈不上进行有效教育
记者:“如何将孩子培养成才?”“怎样解决孩子成长中的烦恼,让他们拥有更好的未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家长。在您看来,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杨春艳:亲子关系先于家庭教育,也高于家庭教育,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家庭+教育本身。反之,如果亲子关系紧张,即便家长的教育方法很好,孩子也听不进去,就无法对孩子产生影响,更谈不上进行有效教育。每个孩子都有独特优势,如果我们能从关注孩子的优势出发,一定能保持亲子关系和谐,助力孩子成长。这就是我主张的优势教育。
记者:什么是优势教育?
杨春艳:说到优势教育,就不得不提木桶原理。传统的木桶原理认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优势教育理论认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长板而非短板,因为木桶的容量能通过倾斜来扩大。孩子就如同木桶,其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就像木桶的长板和短板。若过度关注孩子的缺点,就会导致他们自卑;若能充分发挥孩子的优势,比如写作、跆拳道等,就能增强他们的自信,进而改善他们的整体学习表现。
记者:优势教育的意义和好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春艳:优势教育有很多方面的好处:从心理层面讲,能提升幸福感与心理韧性,降低抑郁的发生率;从学业表现讲,孩子的学习热情高,成绩会达到中等以上,师生认可度也高;从社会适应方面讲,工作表现突出,抗挫折能力强,婚姻关系稳定;从生理健康方面讲,疾病康复速度快,自愈能力强;从家庭关系方面讲,亲子沟通顺畅,家庭和谐度提升。
记者:孩子身上哪些优点是需要家长重点发现和培养的?
杨春艳:每个孩子都有很多优点,这些优点可分为三种类型,需要我们关注。第一种是表现优势,比如唱歌、舞蹈、演奏乐器、绘画等,这是最容易发现的优势。第二种是品格优势,如礼貌、爱心、正义感等,是孩子在社会行为和道德品质上的优势。第三种是性格优势,如好奇心强、乐观积极、觉察力强、执行力强等。在这三种优势中,性格优势最容易被家长忽视,却恰恰决定孩子的长期发展,因为它是表现优势持续发展的前提,比如艺术天赋必须有坚持力的配合才能转化为专业能力。成功者往往都是将性格优势发挥到极致的人,所以才有了“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试想一下,若爱因斯坦缺乏好奇心、比尔·盖茨缺乏韧性,他们还能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吗?
培养孩子的性格优势,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记者:您刚才提到,每个孩子都有很多优点,但每个孩子又是不同的,我们如何判断一个孩子的核心优势在哪里?
杨春艳:要判断一个孩子的核心优势在哪里,首先要知道这个孩子的人格特征。优势教育将人格分为六种类型,分别是快乐型、敏感型、完美型、和谐型、现实型和权威型。快乐型情绪外显,天真烂漫,活泼敏感。这类孩子创造力、表达力强,喜欢分享,易忘记不开心的事,注意力转换快。敏感型情感细腻、易受伤害。这类孩子觉察力、共情力强,勤奋、细心、谨慎。完美型善于思考,分析力强,逻辑严谨。这类孩子自律、低调且有责任感。和谐型比较被动,无欲无求。这类孩子有耐心、心态平和、服从性强,但目标感弱。现实型属于行动派,勤奋上进。这类孩子目标坚定、执行力强、愈挫愈勇。权威型控制欲强,好支配别人。这类孩子有强烈的好胜心和自我意识,仗义执言、领导力强,但规则意识弱。
人格特征是个体在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稳定心理行为模式,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一个人形成某种性格优势的基础。比如“好奇心”优势更多出现在快乐型人格的人身上。换言之,人格特征是里,性格优势是表。日常生活中,家长只要勤于观察,很好判断孩子属于哪种人格类型,对应的核心优势也就不难发现。
记者: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核心优势?
杨春艳:培养孩子的性格优势,年龄越小效果越好。通常,孩子成才的必备性格优势包括坚韧不拔、能自律、有好奇心、责任感强、抗挫折能力强、同理心强、创造力强、有合作精神、乐观积极、能独立思考等。要想培养孩子的性格优势,首先需要孩子具有发展自己性格优势的意愿,家长需要做的,是培养孩子已经存在的优势特质,并通过发挥孩子的性格优势来转变其性格劣势。一旦孩子的性格优势成型,对孩子的表现优势与品格优势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核心性格优势具有三个典型特征:表现突出、充满激情、经常运用。它又分为天赋型优势、发展型优势和习得性优势。天赋型优势是与生俱来的,如好奇心和思考能力;发展型优势是后天发展的,如艺术能力。父母应鼓励孩子经常运用优势,比如参加比赛、演出等,以使其成为核心优势。同时,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性格发展,应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
记者:对不同人格类型的孩子,培养方式肯定是不同的。家长具体该怎么做?
杨春艳:对于不同人格类型的孩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性格优势。
如果想让孩子乐观,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和乐观的人交朋友,并常和这样的朋友在一起,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乐观。如果想让孩子拥有耐心,可以从培养好习惯入手,如按时睡觉、坚持每天锻炼等,同时让孩子做需要耐心的事,如下围棋、搭积木、画画等。如果想让孩子完美,可以引导孩子诚实守信,当孩子犯错误时,鼓励孩子承认错误;在孩子取得好成绩后,引导孩子总结经验,力争下次做得更好。如果想让孩子拥有自信,可以带孩子拓宽视野,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多表扬孩子的优点,强化孩子的自我认知。如果想让孩子勇敢,可与孩子一起设定目标,并引导孩子努力达成,让孩子在自我实现中体验成就感。如果想让孩子拥有敏感的觉察力,应呵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多问问题;引导孩子觉察他人的情绪,并识别各种情绪背后的需求和动机。
避免强行培养孩子不具备的优势,而要发现并培养孩子具备的优势特征和能力,将优势放大,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
记者:在教学过程中,您有没有遇到过通过优势教育让孩子发生积极变化的案例?
杨春艳:有很多。比如我接触过一个高敏感型的初中女生,当时她正处于中度抑郁状态,已休学。她父亲是权威型人格,控制欲强,经常批评、指责和控制她。母亲说她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心理脆弱、敏感,安全感不足。
针对这种情况,我为她父母制订了21天的双陪伴计划,让父母每天与她同频,比如同一时间阅读、运动或聊天沟通。同时,让父母每天发现她的3个优点,激发她的自信心;让她记录3件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帮她重拾生活激情。
在这21天里,家长每天向我反馈孩子的情况,我根据反馈进行指导。一个周期结束后,孩子的状态有了明显变化。后期,父母带她去公园玩、做运动、参加活动和旅游,孩子封闭的内心逐渐打开。虽然她之前已休学半年,但新学期开学后顺利入学,目前在学校能正常上课、参加考试,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改变。
还有一个和谐型的孩子——我一位朋友的儿子,他有耐心、心态平和、服从性强,但目标感弱,沟通和交际能力较差。我给他设定了一学期交够100个朋友的目标,让他融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圈子,比如喜欢打篮球的圈子。虽然实现这个目标有难度,但他在努力的过程中有了很大进步,从被动变主动,积极参与各类活动,还主动去做志愿者。这说明,通过激发主动性,和谐型孩子的优势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记者:很多家长可能会陷入只关注孩子缺点的误区,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杨春艳:很多家长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只看到缺点,这样会陷入恶性循环。比如,有个家长来咨询时,我问他孩子的优点,他想了半天只写出两三条,说没觉得孩子有啥优点。这就是典型的只关注孩子的缺点。我们应增强优势教育意识,多关注孩子的优势,放大他的优点,他的缺点自然会逐渐减少。
记者:最后,对于家长们践行优势教育,您还有什么建议?
杨春艳:性格优势不仅是成才的基础,更是幸福人生的关键支撑。性格优势教育能增强孩子的自信、提升心理健康、优化人际关系,助力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是培养积极心态和抗挫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锁孩子潜能、打造个性化成长的重要途径。建议家长在孩子12岁之前,尽早培养其性格优势。因为孩子到了青春期,亲子关系会发生变化,教育效果会大幅降低。早期进行优势教育,能大幅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降低抑郁的发生率。但一定要注意,避免强行培养孩子不具备的优势,而要发现并培养孩子具备的优势特征和能力,将优势放大,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