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啥一到学校就生病,一回家就好了?
孩子一到学校门口就不想进去,有时候老师拉都拉不进去
2024年10月的一天,一对50多岁的夫妻领着一个小男孩来到咨询室。夫妻俩满脸憔悴,孩子瘦弱矮小,看起来有八九岁的样子。谁知我一问孩子的年龄,竟然已经11岁。看来这个孩子的身体发育没有跟上同龄人。
从孩子妈妈的讲述中,我了解了他们来求助的原委。
孩子叫小申,上五年级。小申爸妈为了他的学业,从他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带着他从农村搬到县城里租房生活。妈妈在家专职照顾小申上学,爸爸在物流公司打工养活一家人,家里条件不大好。
小申上五年级之前,在一所公立小学上学,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自上三年级以来,他总是因为一些身体上的原因请假,开始只请半天或一天,到四年级以后变成一请假就是几天甚至一星期。
老师看小申这种情况,严厉地批评了他,小申干脆不去上学了。
爸妈怎么劝他都没用,无奈在他五年级开学时,把他转到了一所学费不菲的私立学校,平时住校,只有周六周日才能回家。小申去了一个星期,因为不能适应学校的住宿生活,又不去上学了。
他爸妈于是在学校附近重新租了房子,费了很大力气向学校申请走读。
孩子总算又去了学校,可只去了一个月,又因为胃疼、感冒等原因经常让爸妈给他请假,否则就不去上学。
渐渐地,他请假越来越多,现在发展到一到学校门口就不想进去,有时候老师拉都拉不进去。夫妻俩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就带着孩子来找我咨询,希望我能够帮助孩子正常上学。
听完小申妈妈的介绍,我大致明白了小申的问题——对学校环境适应不良。
环境适应不良是现今中小学生出现较多的一种现象,大多是因为家庭环境太过舒适,或者家长对孩子过于娇惯、过度保护,从而导致孩子吃不了苦,自理能力差,对学校的规章制度难以适应。
通常,这样的情况多出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家境优越的家庭或者单亲家庭的孩子身上。小申不是独生子女,家境不优越,也不是单亲,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一个孩子,如果在家里能享受到各种优待,而到学校后,却要完成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要遵守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那他怎么会喜欢待在学校
我和小申妈妈先做了一次单独交流。
小申妈妈反思,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和她对孩子过于娇惯有关。
她和丈夫家住农村,家里条件一般,以前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们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只要健康,能够独立生活就好,因此并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的行为,对孩子都是散养的。
他们的大女儿成绩不错,考上了大学,现在也有了不错的工作。
小申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小辉,比较调皮,经常出去玩到很晚才回来,他们想着男孩子都这样,也没有过多去说他。结果他11岁那年暑假偷偷和别的孩子去水库游泳,不幸溺水而亡。
说到这里,小申妈妈泪流满面:“这件事对我们打击非常大,我和他爸到现在还很自责,觉得都是因为我们对孩子太不关心,才让孩子丢了命。小辉走了之后,我们才生下小申。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我们在养育小申时变得小心翼翼,我也不再出去打工或过多干农活,一心一意在家带孩子,就想弥补心里对老二不幸夭折的愧疚。”
听到这里,我问小申妈妈:“那你养育小申的方式具体是怎样的呢?”
“其实,我自我感觉对孩子也不算多娇惯,只是对他没有过多的要求,希望他能健康长大。在家里,我们尽量给他营造宽松舒适一点儿的环境,不打骂他,不高声跟他说话,不让他一个人出去玩。吃穿上,我们不讲究,他喜欢吃啥我们就做啥,衣服也不讲究牌子,但也干净舒适。我随时关注着他,造成了他对我比较依赖。我就奇怪,我这么照顾他,他还是不长个儿,而且身体还弱,经常感冒、胃疼。他经常请假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他哥哥是11岁时没的,他如今也11岁了,出现这么大的问题,我们怎么能不担心?”小申妈妈越说越激动。
我继续问她:“那你们有没有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孩子有什么疾病?”
小申妈妈说,她和丈夫带小申去医院检查了很多次,但都没有检查出什么病,医生只说他可能是体质太差了。小申也吃了很多治疗胃病和感冒的药,但效果都不好,还是经常出现这些问题。他们还找了一位老中医,给小申开了一些调理脾胃的中药,效果也不好。
对小申妈妈的回答,我一点儿也不意外。小申这种情况,其实就是不适应学校环境,是想逃避社会化规则的一种躯体化反应,属于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心身疾病,他的难受不是装的,各种症状确实会存在,但去医院做检查,却查不出什么问题。
小申妈妈接下来的讲述,也验证了我的想法:“孩子寒暑假在家基本上不生病,只有在学校才会生病,而且他一生病,只要请假回家待上半天,什么事都没了,能吃能喝,心情也好。我们也怀疑过他是装病,但看他难受的样子又不像是装的。他回来不舒服的症状消失后,我们要送他回学校,他就会手脚颤抖、喘不上气,嚷嚷着说还难受,要吃药,我们于是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给他延长假期。”
我基本上已经确定,这就是心理原因引起的躯体化症状,于是引导小申妈妈探究小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作为家长,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是什么呢?”
小申妈妈很不确定:“可能是他体质太差了吧。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太惯着他了?”
我帮她分析:“如果说是体质的原因,那他在家和在学校的表现应该是一样才对。但孩子的情况在学校严重,在家里就轻,说明是心理原因造成的。这个心理原因,大概率和他的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有关。一个孩子,在家里宽松舒适,能享受到优待,想吃什么大人就做什么,所有人都对他好,都围着他转,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但是到学校后,这些优待统统没有了,他只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老师和同学都没有义务围着他转,也没有义务哄着他,他要完成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要接受老师的各种要求甚至是严厉批评,要遵守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你想想,他会愿意待在哪种环境里呢?”
父母改变教养方式,孩子其实是有能力变好的
小申妈妈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愿意做出改变,但又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我继续启发她:“既然小申的问题是因为他对你们有依赖,眷恋家里的舒适环境,那你觉得你们怎么做,才能让他愿意去适应学校环境?”
小申妈妈想了一下:“我们不再对他有求必应,少给他请假,让他吃点儿苦,平时也让他做一些家务。但是让他吃苦这事儿我们尝试过,四年级后期他死活不去学校,我生气了,就让他回老家顶着太阳去地里锄草,结果他干了半天,回来说干农活也没啥了不起,但下午就不去了,死活不出门,我们也没办法。”
我知道,小申妈妈之所以娇惯小申,源自小辉早夭后她的愧疚心理,她认为对不起小辉,所以要在小申身上进行弥补,于是对小申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过度关注,过度保护,不允许他出现一点点意外、受到一点点伤害。
但家长如果对孩子怀有愧疚心理,这种愧疚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反而还会对孩子有负面作用,阻碍孩子成长。小申妈妈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从心底里消除这种愧疚心理,不过度关注和保护小申,舍得让他经受风吹雨打。
这次谈话后,小申爸妈受到了很大启发,都说回去后要减少对孩子的关注,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后来,我跟小申聊天,发现他其实很有能力,也有很多优点:虽然个子不高,但头脑聪明,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便经常请假,成绩也一直不错;喜欢读书,课余常去图书馆看书;乐于助人,人际关系很好,在班里有许多朋友;思维清晰,表达能力强。同时,孩子也吐露了自己的心声:经常请假是因为有时候身体确实不舒服,但大多时候是受不了学校的要求多,害怕老师批评,讨厌学校的伙食,老是想家。
针对这些问题,我首先让他了解到自身具有的诸多优点和特点,然后告诉他,以他的智慧,完全有方法也有能力克服经常想请假的小毛病。
2025年元旦过后,小申妈妈来告诉我,小申这段时间只请过一次假,成绩也提高了很多。
上一篇:他恐高,她社恐,根源竟然都来自童年时期父母的无心之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