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大山里,不识字的父母培养出4名大学生
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四棵乡沟姑村,彝家农户罗色尔夫妇培养出了4名优秀大学生——2名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1名“211”大学硕士研究生、1名“985”大学本科生。
大儿子出生后,他和妻子商量:无论如何都必须让孩子读书,不能让孩子再吃没文化的苦
1961年,罗色尔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四棵乡沟姑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里。1985年,罗色尔和村里的彝族姑娘胜以么结婚。婚后,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为了看看“更大的世界”,他开始走南闯北做小本生意。
在外闯荡的那些日子,罗色尔吃过太多没文化的苦:需要签字时,他不会写自己的名字;需借钱周转时,他不会写借条;与合伙人算账时,他也不会算细账……罗色尔回忆,最初贩卖羊皮,他奔波在布拖县、金阳县和云南省永善县等地,因为不识字,吃了大亏。有一年,他把从各地收来的羊皮卖给当地一家皮革厂,因为算不清楚3元、5元、7元、8元各等级羊皮的数量,明明可以大赚一笔的生意,结果他只赚了一点儿钱。从那以后,他深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大儿子能合尔聪出生后,罗色尔跟妻子商量:“无论如何都必须让孩子读书,不能让他再吃没文化的苦!”妻子胜以么非常支持丈夫的决定。之后,他们又生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
那时候,当地一些家庭喜欢给孩子定“娃娃亲”,胜以么也想早点儿给几个孩子定亲,这样以后就不用担心他们找不到对象。但罗色尔坚决反对。他认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每个孩子的前途也不一样,未来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孩子小时候应该专心读书,成人后与志同道合的人结合,这样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定“娃娃亲”会影响孩子的学习,限制孩子以后的人生。在罗色尔的影响下,胜以么想通了,坚定地站在丈夫一边。当亲朋好友再来家中提出给4个孩子定“娃娃亲”时,胜以么来一个拒绝一个。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罗色尔打算以后送孩子去县城上学。为了给孩子挣学费,夫妻俩奔波于布拖县部分乡镇以及会东、会理、峨边等地,更加卖力地售卖农特产品。
小时候,他们和爸爸之间有一个约定:爸爸不抽烟不喝酒,好好挣钱;他们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在上高三前,他们都不使用电子产品
20多年前,布拖县城附近很少有把孩子送进城里读书的,更别说离县城90多公里的乡下农民。
经过多年打拼,罗色尔夫妇手头宽余了。
2003年,罗色尔在县城租了一间房,将4个孩子送进县城上小学和幼儿园,并动员妻子到县城陪读。胜以么一口答应。就这样,胜以么带着孩子们在布拖县城生活,罗色尔则又返回老家,一边大面积种植魔芋,一边继续做小本生意,确保妻子和孩子们在县城能安心生活和专心学习。
胜以么不识字,怎么教育孩子呢?她说,她教育孩子用的是最“笨”的方式:“我就告诉他们在学校团结同学,尊敬老师,认真听讲,考试要考个好成绩。其实我真正能做的,就是照顾好他们的生活。”每天早上6点起床做饭,等孩子们吃完饭后,她就让他们大声朗读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默写英语单词。只有在周日,孩子们才会被允许出去玩。好在孩子们都很乖巧懂事,理解父母的不易,也很珍惜在县城学习的机会,学习都很努力,成绩也都不错。这让夫妇俩很高兴。
“在我们家,一切都以学习为重。不管寒暑假还是周末,我们每天起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永远是学习。就是春节,大家早上起来也是先学习,一直到中午才能出去玩。为了不让我们分心,爸爸妈妈想了很多办法,平时不仅他们自己很少看电视,也很少让我们看。上高中以前,我们的头发也都由爸妈统一剪成平头。”说起父母为了让他们专心学习所做的事,能合尔聪滔滔不绝。
女儿罗健英说,小时候,他们和爸爸之间有一个约定:爸爸不抽烟不喝酒,好好挣钱;他们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在上高三前,他们都不使用电子产品。她说:“爸爸对我们的关心非常细致,他会把大家的成绩记录在笔记本上进行对比,哪个人有进步当众夸奖,哪个人有退步就跟他一起分析原因。爸爸还把我们获得的各种奖状、证书整整齐齐放在柜子上。他和妈妈几年都不舍得买新衣服,但是给我们买辅导资料与学习用品,从来都非常大方。”
是爸妈带他们走出大山,让他们飞向广阔的世界,拥抱自己的梦想。如果没有爸妈的辛苦付出和精心培育,他们兄妹4人想考入大学,很难
从乡下奔到县城,起了一个好头。在胜以么的精心照顾和朴素教育下,4个孩子都如愿上了布拖县城关小学。
“孩子们很争气,成绩都很好,老师和同学也都喜欢他们。”罗色尔说,大儿子能合尔聪初中毕业后考进凉山州民族中学高中部。老大带了一个好头,弟弟妹妹都以哥哥为榜样。女儿罗健英在凉山州民族中学完成了初中和高中学业。二儿子罗健宇高中考入西昌一中。小儿子罗健飞后来也考进西昌一中。
罗色尔又在西昌租下一套民房,胜以么继续到西昌陪读。“每个周末,我都尽量让孩子们去打篮球或羽毛球,既锻炼身体又释放压力。孩子们运动之后,回来学习更专心了。”胜以么朴素的教育理念,效果非常好。
到了新的环境,诱惑多了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一天,罗色尔发现小儿子罗健飞偷偷溜到网吧上网,但不知道是哪一家网吧,便想了一招儿。一个周末,他说要回布拖县城办事,让孩子们自己在家学习,之后来了一个回马枪,暗中跟踪罗健飞,确定了他上网的网吧。随后,他与网吧老板几番沟通,不动声色地阻断了罗健飞的上网之路。
在父母的鼎力支持与鼓励下,4个孩子你追我赶,比勤俭节约,比勤学苦读,比品行能力。大儿子能合尔聪本科考进四川大学,后来考进清华大学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现已参加工作;老二罗健英考进西南大学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老三罗健宇本科考进西南交通大学,现已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老四罗健飞考进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就读。“小儿子还跟我和他爸说要考博士,我们都支持他,也非常自豪。”胜以么说这话时,两只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
“大家一听说我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都以为我小时候成绩就特别好,其实不然。”能合尔聪说,刚上小学时,他的语文只能考三四十分。后来在父母影响下,他开始刻苦学习,成绩一步步提高,小学毕业时考了全班第二名。除了在学校认真学习,他作为老大,每年寒暑假还会雷打不动地带着弟弟妹妹坚持学习。
女儿罗健英说:“爸爸妈妈是地道的农村人,从我小时候记事起,我就知道他们都很重视教育,爸爸在外挣钱辛苦,妈妈管我们的吃喝拉撒也很辛苦。”她直言,如果没有爸妈的辛苦付出和精心培育,他们兄妹4人想考入大学,很难!“能在清华读书,我真的感到非常幸运。”老三罗健宇感慨,是爸妈带他们走出大山,让他们飞向广阔的世界,拥抱自己的梦想。“如果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觉得是我记住了父母的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罗健宇说,父母常常对他们说这句话。
2023年10月31日,布拖县召开教育表彰大会。罗色尔夫妻获得“优秀教育家庭突出奖”和10万元奖金。
对此,罗色尔憨厚地笑着说:“我和老伴儿更欣慰的是,孩子们如此有出息,终于靠努力学习改变了命运。我希望更多大山里的孩子也能靠知识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